时间:2023-06-02 08:00:34 | 浏览:48
2020年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测量,给了珠峰新的身高——8848.86米。这个数字代表着中国勇攀高峰的脚步永不停歇,代表着无数个艰难日夜的坚守,代表着中国测量登山队严谨的科学精神。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经历了三次冲顶才成功,那么有的朋友会问,既然人力登顶这么难,为什么不直接乘坐直升机到达山顶后从上往下测量呢?
珠穆朗玛峰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珠峰顶的气象情况。珠峰所在的纬度有全球著名的副热带气流。在冬半年,正常西风速度可以达到12级以上,这个风速已经超过了台风的风速。而6月到9月是珠峰的雨季,由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会沿山谷向上聚集,容易凝结成云雨,所以经常会出现雨雪交加或者大风雪的天气。
提出上述疑问的朋友一定是听说过2005年“空客小松鼠”成功登顶的报道。来看一下“小松鼠”登顶有多艰难。
2005年5月14日,空中客车公司试飞员迪迪埃·德尔萨勒驾驶着空中客车“单星”轻型直升机小松鼠家族的一员——AS350B3直升机成功在珠穆朗玛峰上起降,创造了直升机起降飞行海拔高度8850米的新世界记录,德尔萨勒也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挑战直升机降落珠峰的人。但是这次登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驾轻就熟,在飞行之前,直升机和试飞员都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
AS350B3直升机
直升机是靠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托举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通过小螺旋桨的螺距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反作用力。通俗点来说,就是依靠空气的推动力让直升机飞行,但是如果空气比较稀薄,飞机就飞不起来。珠峰海拔高,空气稀薄,直升机的主旋翼在这样的空气中难以产生足够的升力。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所以飞行员要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荷工作。德尔萨勒除了进行了13个月的试飞测试和准备、6个月的高海拔适应训练外,还通过节食控制了体重。而且通常情况下,珠峰的严寒环境需要穿着厚重的羽绒服,为了方便操纵直升机也不得不舍弃羽绒服,仅仅穿了2件保暖衣来御寒。同时为了避免挡风玻璃结冰,还需要在飞行过程中开着驾驶舱窗户。德尔萨勒还对经验丰富的夏尔巴人和登山者讨教了航线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后才获取了航线许可,可见试飞员本人也对此次珠峰登顶非常重视,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飞行员迪迪埃·德尔萨勒
AS350B3直升机的发动机动力足、操控性强,虽然艰难地登上了仪器显示为海拔8850米的地方。由于珠峰上空风太大,积雪硬度无法确定,所以只停留了3分15秒就不得不匆忙起飞离开。
那么我们由此可以推论出从飞机上降落珠峰有以下三个难点:
我在阅读《珠穆朗玛日记》时,从字里行间也感受到了珠峰上的环境有多恶劣,山顶有多难攀登。
珠峰雪崩瞬间
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时前后经历了三次登顶才成功,当时测量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天气情况特别恶劣,所以前两次都是因为天气原因不得不下撤。但是4月底到5月初这段时间是个窗口期,由于大气环流要调整,在这期间风力较小,所以如果这一次不登顶的话,当年的珠峰测量任务就很难完成,所以登山队孤注一掷地选择了经验最丰富的8名队员向珠峰顶冲锋,但是还是在7790米的营地遇到了非常大的风,队员们晚上都不敢脱连体服,要担心着帐篷被强风吹走。年轻的测量登山队员要辅助将最重的测量重力的仪器背上去,但是它很娇气,在搬运的过程中不能让它倾斜,所以就更加增大了登顶的难度。抱着仪器的登山队员是这样形容的:“这仪器比襁褓中的婴儿还难照顾,孩子睡着的时候还可以稍微休息,但这仪器在怀里就一刻都不能松懈。”队员在峰顶竖起觇标以后还要操作雪深雷达探测仪,要接收卫星的信号,要测重力。每一个简单的操作在峰顶都很难完成,8848.86或许对于之前的数字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突破,但这个数字也是一个时代,一代人精神的伟大见证。
珠峰测量队展开测量工作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也对为什么不从飞机上降落到珠峰顶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了。人类一直在攀登珠峰,一直在了解珠峰,技术的革新速度很快,从飞机上降落珠峰顶或许不会是一个太过于遥远的梦想。不过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登上珠峰是一个不断被摧残又重建的过程,看不到目的地的时会绝望,但是每一步都更靠近终点的希望又让他们欲罢不能,登上珠峰是登山爱好者一辈子的梦想。其实这何尝不是咱们国家发展的侧影呢,不断被摧毁,又不断在重建,就算不慎跌入谷底,也能从容地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砥砺前行。
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主权归谁?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尼泊尔曾经和我国爆发过矛盾,因为他们声称珠穆朗玛峰完全都是属于他们的,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尼泊尔曾与我国争论,伟人一出手,轻松化解这个矛盾,珠穆朗玛峰的位置正好是在两个国家的交界处南
今天(23日)中午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山队员成功登顶!△ 登顶队员在珠峰峰顶展示五星红旗以下为2023年5月23日珠峰科考登顶队员冲顶时的照片△珠峰科考登山队员冲顶当天拍摄的珠峰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技术升级成功今天(23日)1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重播
据尼泊尔多家媒体及行业自媒体消息称,5月18日,一名中国籍登山者在珠穆朗玛峰南线登顶过程中死亡。贵州遵义登山运动协会证实,死者是贵州遵义人陈学斌。熟悉陈学斌的遵义市自行车运动协会负责人介绍,陈学斌性格和蔼善良,有家庭,常年从事户外活动,喜欢
“因为山在那里。”先遣组在观察北坳。在5120米大本营举行升旗仪式。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图据受访者8848.86米,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也是无数攀登者魂牵梦萦、渴望征服的高度。5月17日早上8时53分,唐斌成功登顶珠峰 图据受访者5月17日早上8时53分,中国登山者唐斌沿着珠穆朗玛峰南坡路线攀登,
2020年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测量,给了珠峰新的身高——8848.86米。这个数字代表着中国勇攀高峰的脚步永不停歇,代表着无数个艰难日夜的坚守,代表着中国测量登山队严谨的科学精神。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经历了三次冲顶才成功
“爸、妈、哥、嫂、妹、华,我成功了!我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了!太不容易了!……”近日,江西九江女子朱霞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她拍给家人报平安的视频喜极而泣,朱霞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8日8点5分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朱霞的哥哥朱齐荣第一时间发了
上天、入地、钻海、登山,中国科学考察的“探针”,近年来一遍遍触摸人类未知的时空和领域。23日12时30分许,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人类首次登顶珠峰70周年之际,我国珠峰科考继2022年之后再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巍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地质、生态结构,沧海桑田,从汪洋大海中逐渐升起的珠穆朗玛峰,早已成为世界最高峰,它的唯一与特别使其成为十分宝贵的自然地理资源,每一次对珠峰的探索,都是人类探索自然、探索自己的奋斗过程。从1960年5
如果要说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除了南北两极外,还有世界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随着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升高,温度也就变得越来越低,所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常年是冰天雪地的状态。想要成功登上珠峰的山顶,仍然是许多探险者梦寐以求的事情。珠峰上怎么了?在我们
山脉中的山峰不仅在古代成为了险峻的天险,还一度成为了国家之间的分界线,有些山峰凭借着过高的海拔,至今都发挥着国家分界线的作用,其中世界第一高峰更是当仁不让。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18世纪开始,就被鉴定为世界第一高峰,同时它也成为了中国和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珠穆朗玛峰又称世界屋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但是,珠穆朗玛峰还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名称——“全世界最高的坟墓”。据统计,在珠穆朗玛
说到珠穆朗玛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作为全世界最高的山峰它不仅仅只是一座山峰,在珠穆朗玛峰的背后还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外交。珠穆朗玛峰一山在两国,归属成问题既然说珠穆朗玛峰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有关系的话,那么珠穆朗玛峰就不是简单的归属某一个国家
重播